
本报讯(龙华新闻记者 徐蔚昕)昨日上午,龙华区召开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暨中央环保督察攻坚冲刺大会。区委书记、区总河长余新国在大会上强调,要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,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,全力以赴、攻坚克难,坚决如期完成好治水提质和中央环保督察整改硬任务。区委副书记、区长、区副总河长陈清主持大会。
据悉,今年9月,市委市政府印发了《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和治水提质攻坚责任手册》,从国考断面水质达标、省考断面水质达标、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、生态环境整治4个方面,提出实施“2436400”工程,列出全市2017年底前需攻坚完成的重点工作。
对照中央督察整改要求,龙华区今年需完成70项工作任务,其中包括观澜河省考断面的加强河道综合整治、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27项,年底前消除油松河、坂田河、龙华河、君子布河、白花河5条建成区黑臭水体、完成截污工程、河道清淤等21项,完成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违法建筑和建设项目整改、加大重点河段涉水工业污染源监管执法力度等生态环境整治22项。对此,龙华区高度重视,对照《责任手册》,编制了《龙华区2017年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和治水提质攻坚责任分工表》,对照任务分工表提出的目标、任务、进度要求等,层层传导压力、层层落实责任,对滞后项目分类整改。
余新国要求,各级各单位要高度重视,进一步充分认识治水提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,本着对城市负责、对人民负责的态度,全力以赴完成好水污染治理硬任务。余新国强调,要重点攻坚,以更大力度坚决打赢治水攻坚战。牢牢抓住基础设施这个前提,抓好污水管网建设、污水处理设施建设,善于应用先进治理修复技术,注重工程质量,加强工程建设管理,减少扰民,避免“前松后紧”。牢牢抓住系统治理这个根本,统筹好岸上和水里,把查清污染源作为治理水污染的重中之重,系统整治工业点源、农业面源、生活污染源;统筹好治水和治城,尤其要把河道治理与沿岸城市风景塑造、生活品质提升等结合起来,把河道两岸打造成靓丽的城市景观线,成为市民宜居宜业的首选地;统筹治水与产业发展,坚决淘汰低端落后产能,淘汰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和项目,推动发展节水环保型产业,优化产业结构,推动产业转型升级。牢牢抓住依法治理这个关键,重点是要坚持重典治乱、铁腕治污,严格处罚,强化“两法”衔接,从严治理企业违法排污行为。牢牢抓住社会参与这个途径,加大信息公开和宣传力度,让新闻媒体和广大市民监督治水、参与治水,招募一批热心环保公益的市民担任“民间河长”,让广大市民看到党委政府治水的决心和努力,共同推动做好治水工作。
“河长制不是‘冠名制’,而是‘责任制’。”余新国指出,要落实责任,确保年底冲刺任务圆满完成。狠抓责任传导,建立河长例会制度。各级河长要切实负起责任,做到守河有责、守河担责、守河尽责;各相关单位要严格按照责任书和责任手册的要求,不折不扣抓好执行落实。狠抓考核奖惩,对成绩突出的河长进行奖励,对于工作不力、履职不到位、存在严重失职的河长,要予以问责。狠抓廉政建设,依法依规开展治水工作,以铁的纪律保证治水工程顺利推进。
陈清要求,各级各单位要迅速传达、落实会议精神,对照自身任务,再研究再部署。要攻坚克难,务求实效,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,到排工期,确保各项任务圆满完成。同时,要加强过程管控,强化督察考核。
会上,余新国向各街道党工委书记(各街道总河长)颁发了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目标责任书、中央环保督察和治水提质攻坚责任手册。副区长刘大岭部署了全面推行河长制和中央环保督察整改有关工作。区环境保护和水务局、建筑工务局、龙华街道、市市政总公司四家单位代表先后作了表态发言。
区领导苗宁礼、栾志成、黄启键、刘蕾、马里、詹惠军、李水生、井亦军、陈建民、杨东辉、张周兴出席大会。